精选高二地理暑假作业练习

来源:享题库

享题库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 精选高二地理暑假作业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并祝各位同学在暑假中过的快乐!!!。

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解析:据图分析人口迁移情况,A项的“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叙述错误;B项“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应为人口净迁出区;C项“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远没有中心区多;D项“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正确。

答案:D

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中心区;城市“空心化”现象是逆城市化的表现,人口由城市迁向农村或其他城市,材料仅反映城市内各圈层的人口迁移,不能判断为逆城市化。也无法判断城市人品规模的变化,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故可判断为郊区城市化。

答案:B

(2010·北京海淀期末练习)下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1~2题。

3.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4.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解析:图中显示的农业生产方式分别是中国北方的小农经营、美国的商品谷物种植、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马来西亚橡胶种植园和位于干旱区的内蒙古草原放牧,对比四种农业方式的差异,可判断主要源于气候的不同。我国北方由于人多地少而农业为小农经营,多精耕细作,但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美国中部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中部平原,离城市较远;橡胶园多为典型的热带企业化种植园方式生产,规模大。

答案:3.A 4.A

(2010·江苏南通)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5~6题。

5.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6.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解析:本题组考查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和特点,是基础知识考查题。甲、乙分别是亚洲水稻种植业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丙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丁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5.B 6.D

(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木糖醇是可以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据此完成下面7~8题。

7.木糖醇生产厂应当接近()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研发基地

8.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A.四川、吉林 B.宁夏、新疆

C.江苏、河北 D.广东、台湾

解析:从木糖醇的资料介绍中可知,木糖醇是在上述原料中含量相当少的一种物质,即木糖醇生产厂属于所用原料重、大,而产品相对轻、少的工业,应该靠近原料产地。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是指甘蔗,我国甘蔗的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四川等省区。

答案:7.B 8.D

(2010·江苏南通)读“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9~10题。

9.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较为完备

B.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富

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

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

10.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备,便于生产协作

B.交通便利,利于产品集散

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解析:本题组考查工业区内部产业特点和联系,类似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特点。认真分析图中信息,调用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进行分析即可回答。

答案:9.A 10.A

(2010·陕西宝鸡质检)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完成11~12题。

11.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广阔,但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解析:英国和丹麦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粮食作物生长需要的光热条件较差,单产较低。

答案:A

12.加入WTO以后,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国、丹麦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国、丹麦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

解析:我国农业生产多为小农经营,科技投入较少,规模小、成本较高,今后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以应对国际竞争。

答案:A

(2010·河北唐山一模)目前,全世界的铁路运营里程约达1371000千米,但各国相差较大。结合下表完成13~14题。

铁路运营

里程(km) 人均铁路

长度(cm) 年旅客周转量

(亿人千米) 年人均乘火车出

行里程(km) 美国 226706 75.6 225 80 俄罗斯 84168 59.3 1730 1220 中国 78000 6.0 7216 550 M国 63327 6.3 6950 610 日本 20050 15.8 2540 1980 13.依据提供信息可知,下列国家人均铁路长度与世界人均铁路长度最接近的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中国

解析:目前世界人口约为68亿,根据材料中的全世界铁路运营里程可以计算出世界人均铁路长度约为20.2厘米,与题中日本的人均铁路长度最接近。

答案:C

14.表中所列的M国,最有可能是()

A.德国 B.印度 C.澳大利亚 D.法国

解析:根据铁路运营里程与人均铁路长度可以计算出该国人口大约为10亿,因此判断M为印度。

答案:B

(2010·江苏徐州二模)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城镇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对当地工业区位选择起主导作用的是()

A.原料、交通 B.劳动力、市场

C.市场、科技 D.科技、交通

16.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是()

A.淄川 B.张店 C.黑旺 D.王村

解析:图中的图例有采矿工业城镇、采矿加工工业城市及铁路线,该地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应是原料和交通。图中张店位于交通枢纽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

答案:15.A 16.B

下图反映的是某国近些年来的人口与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18题。

17.图示期间,关于该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缺乏

B.人口增长快

C.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D.人口增长率越来越高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读图可知,该国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从图中人口数量变化不能确定该国人口增长类型是否属于传统型增长模式,2001年的人口增长率比2000年的低,故人口增长率并非越来越高。

答案:B

18.图示期间,关于该国城市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

B.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数量将达6000万

C.最近几年,城市人口数量基本不变

D.城乡人口比重合理,维持现状是当前该国的主要目标

解析:读图可知,从1994年到2008年城市人口比重由25%上升到48%,而同期人口数量由110千万增长到132千万,所以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数量将达6亿;最近几年城市人口数量还会不断增长,因为该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是当前该国的主要目标之一。

答案:A

19.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

B.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C.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我国从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读图可知该市总人口1979—2009年约增加了1300万,其中有户籍人口约增加了150万,有户籍人口主要为该市自然增长的人口,据此可推知约1150万人主要是人口的大量迁入造成的。联系我国南部沿海城市的开放格局可知,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应是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进而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答案:D

(2010·金考卷)人口性别比是指平均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正常的人口性别比例为102∶100到107∶100。下面图1是我国男女性别比,图2是我国各胎性别比。读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图1中我国男女性别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90年和2000年男女性别比都偏高

B.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影响社会稳定

C.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减少

D.男女性别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解析:男女性别比过高会导致体力劳动者增多。

答案:C

21.关于图2中我国各胎性别比情况及产生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胎性别比>二胎>一胎 ②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

③妇女受教育水平较低 ④目前我国三胎现象还普遍存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改变,三胎现象只在少数贫困地区存在。

答案:B

(2010·江苏百校联考)下图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关于大城市的区域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市区+城市影响区

B.都市区

C.都市区+城市影响区+乡村腹地

D.主城区+内缘区

解析:大城市的区域构成不包括乡村腹地。

答案:A

23.图中所示区域与城市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

A.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B.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内缘区、住宅区—城市影响区、卫星城—外缘区

C.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外缘区、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D.商业区—内缘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解析:商业区布局在主城区,住宅区布局在内缘区,外缘区布局工业,卫星城布局在城市影响区。

答案:C

(2010·安徽巢湖二模)谋求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的共识。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当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举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世界各国承担同等责任,共同保护地球

B.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改变生产方式,寻求经济活动的利润最大化

D.制定全球统一目标和政策,以解决跨国界环境问题

解析:针对全球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应共同承担,但应依据国情分担不同的责任。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实现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答案:B

25.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农村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危害不大

B.农村经济落后,应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

C.发展经济需协调好与生态、社会的关系

D.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是治理污染最有效的措施

解析:在农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但随着城市结构的调整,工业区不断外移,使乡村地区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

答案: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201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新疆天山西部河谷。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中等高线特点、河流及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不难作出评价。(2)气温的突出变化读1-5月气温变化示意图可知;降水的突出变化特点读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图可知,回答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为气温偏低影响春播,冬季积雪过多会造成春季融雪性洪灾。

答案:(1)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灌溉系统;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谷地边缘(灌溉条件较差)区域可以发展畜牧业(农牧业)。 (2)突出变化: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20%);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以上。 主要影响: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27.(13分)(2010·广东卷)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________,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________。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______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_______趋势。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中国商品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次是北美洲和欧洲。 (2)甲海域位于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流向自西向东。乙海域在美国东部,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洋流性质是暖流。货轮从上海出发是北京时间5月8日21时,此时纽约(西5区)是5月8日8时(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经过720小时(30天)后,纽约时间为6月7日8时。导航是GPS的功能之一。 (3)据图可以看出,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4%左右,即三分之一,而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除2004年略有下降外,总体呈上升趋势。 (4)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减少CO2排放的思路是:①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③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更新设备及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1)北美 欧 (2)自西向东 暖流 7 8 GPS (3)三 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8.(13分)(2010·山东烟台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能否有好的效果,并简要说明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解释城市称为“混浊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词,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5)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某城市围绕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展开讨论,请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状况。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如认为可行,请说明应首先研究的可能性条件;如认为不可行,请说明理由。该市规定,本市绿化不得再建大型草坪,而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乡村、山区的大树乃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的时髦做法。大树移植进城,对改善城市环境固然起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争议。你认为此举有何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夏季午后气温由市中心向郊区降低,公园、农田等绿地气温低,曲线①符合。曲线①表现的是一种城市热岛效应,近地面市中心形成低压,郊区形成高压,风自郊区吹向城区。第(2)题,生态林有调温和净化作用。第(3)题,城市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排出大量污染物,大量的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第(4)(5)(6)题是开放性题目,叙述合理即可。其中有一点要注意: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否则起不到改善市区大气质量的作用。

答案:(1)① 自郊区吹向城市 (2)能。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调节流入城区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 (3)城市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燃烧矿物燃料,排出大量大气污染物,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 (4)①②主题词为“城市热岛效应”,③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④为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5)如认为可行,应首先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如认为不可行,理由合理即可。不足: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易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 (6)技术要求高,移植成活率低,易造成绿色资源的浪费,容易对原生长地生态造成破坏;造成外来物种侵入等环境问题。

29.(12分)(2010·山东临沂一模)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A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耕地面积________。

(2)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

(3)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4)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该题时应从以下几点来考虑:①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②不同类型的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值有很大的区别。③还应考虑这几种农业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生产所需水量的大小、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等。

答案:(1)棉花 平坦 大 (2)蔬菜 水源 消费市场 (3)乳牛 公路 消费市场 (4)水果 丘陵


......

扫码关注"享题库",即可获取答案。

或关注"享题库" 回复:1014685

关注 享题库 获取最新考试题库